最近看了一些微信朋友圈里轉來轉去的春季肥價將漲200-500元的文章,原文其實還是較客觀理性的,但是各種轉載再改后的題目,可就是純純的一股“標題黨”的味道了。筆者忍不住也來湊湊熱鬧。
2016年的化肥市場的的確確不怎么樣,雖然進入四季度前后尿素、鉀肥和磷肥陸陸續(xù)續(xù)反彈,但是其原因無外乎運輸不暢供應偏緊、環(huán)保壓力下開工率不足等外在原因,根本性的需求方面一直沒有太好的表現(xiàn),所以盡管我們經(jīng)歷了悲慘的一年,但是過剩的矛盾其實并未得到真正的解決。
目前,尿素行業(yè)開工率只是回升至54%左右,仍偏低;二銨下游到貨量不足,工廠仍有大量待發(fā)貨物;鉀肥的供需暫時相對平衡,但大合同還是未知數(shù);復合肥小廠多還未生產(chǎn),且無足夠的原料儲備……春季市場肥價會上漲,筆者也是這么認為。一旦屆時環(huán)保壓力仍存,物流運輸仍緊,那么漲個上百、幾百元,也是有著一定的可能。
但是,若“一旦”沒有出現(xiàn),也就是環(huán)保壓力減弱,運輸逐漸好轉,那么肥價又會是什么樣的一番光景呢?畢竟若不出意外的話,本來就該是環(huán)保壓力減弱、運輸逐漸好轉的。
如果假設太多,研究來研究去錯誤的幾率還是會很大,所以我們不妨換換角度,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確定的信息點,再從這一點來出發(fā)。
那么什么是確定的呢?答案很簡單--需求減弱!為什么這么說呢?2016年的糧食價格很不理想,尤其是東北市場玉米低端價格跌破4毛,若沒有政府補貼的話很多農(nóng)民辛苦忙碌一年到頭來還要賠錢。從近期中肥網(wǎng)各地市場行情數(shù)據(jù)來看,東北大部分地區(qū)的經(jīng)銷商都認為農(nóng)民會改變種植結構,具體點說就是減少玉米種植,這樣一來對于化肥的需求勢必會有所減少,所以對于春季市場信心難以建立,冬儲進展不佳。
也許有人會說,就是因為沒有信心、不冬儲,加之物流的緊張,再考慮到未來零關稅下的出口,春季市場才會缺貨進而導致大漲,甚至一路漲到夏季市場去。但首先,這一點基于化肥需求較正常才能成立,而我們現(xiàn)在擔心的是需求會有明顯減少(除了上述的糧價低,種植結構改變,還有政府政策引導,比如化肥施用量與領導政績掛鉤、鼓勵施用有機肥等);再次,這一點基于市場信心較強才能成立,而我們現(xiàn)在擔心的是對于現(xiàn)在糧價的失望和未來糧價的擔憂,市場的信心不會是那么容易恢復的,所以買漲不買跌是會出現(xiàn),但在信心難以恢復的情況下,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便不會再有人繼續(xù)跟進了。
另外,物流緊張的影響是雙向的,這一點也應注意,集中的需求讓部分地區(qū)肥價大漲,但是時間或許短暫,也許等貨到了價格已經(jīng)落了,或者大量的貨物被迫歸入夏季市場供應之中;今冬明春化肥的漲價是階段性的,還是有下游陸續(xù)采購了一定的貨源,試想一下市場啟動后若不夠理想,那么低價貨源降價銷售……差價可不止一百、兩百,也不得不提防吧?
綜上,筆者認為2017春季化肥市場還是更可能出現(xiàn)以往常出現(xiàn)的先漲后落的局面,不太可能持續(xù)上行,所以接到“最后一棒”的人可能會很倒霉。暫時來看2017年整體肥料市場應該不會出現(xiàn)特別大和久的漲落,針對春季市場,還是建議保持謹慎操作。不過基層市場啟動前后,先期漲價的可能性的確存在,物流現(xiàn)在的確還是很緊張,所以有實力的下游還是可以尋找低價貨源適當儲備,但切記要保證盡快拿到現(xiàn)貨。